1. 首页
  2. 艺考资讯
  3. 编导艺考

电影《爆裂鼓手》中的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爆裂鼓手》中的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爆裂鼓手》是2014年美国由导演达米安·沙泽勒执导的作品,该片入围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多项奥斯卡提名。我们接下里就从色彩,声音等视听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一、特写镜头的运用

特写镜头是电影与戏剧得以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也是导演在运用影像语言时不可忽略的一环。“电影特写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 而且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用细节刻画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的重要手段。”《爆裂鼓手》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主要讲述的是大一新生尼曼如何在魔鬼导师弗莱彻的指导下逼迫自己在打鼓上刻苦练习的故事。但是整部电影的节奏非常快,人物的冲突也一再升级, 支撑电影的不是情节而是人物的情绪。因此在 《爆裂鼓手》中大量使用了特写镜头,剧中人物的情绪因此得到放大,从而带动银幕之前观众的情绪。这也导致了电影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演员的表演,幸好两位主角的表演都极为精彩,其中几段冲突之处甚至让观众喘不过气来。剧情也像特写一般,直奔音乐而去,显示出一种叙事上的高效。

例如在表现尼曼敲鼓的时候,镜头多半是对他脸部的特写。这种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来是让替身和配音更了无痕迹,二来人物的局部表情也纤毫毕现,能够非常巧妙地把电影中人物的关系、情绪以及心态表现出来。新人康纳利刚到工作室乐团之时,乐团存在三个鼓手,而康纳利和之前的首席鼓手泰纳对于弗莱彻来说只是用来激励尼曼的棋子,弗莱彻用近乎虐待的方式反复训练三位鼓手,对每个人破口大骂,弄得三人疲惫不堪。当最后一次尼曼上场时,尼曼的体力已经接近极限,而弗莱彻仍然在大喊 “加速”“别停” “再快点”,甚至当着尼曼的面砸烂了鼓。这时候对尼曼脸部的大特写让观众看清了尼曼完全被汗水浸湿的头发,颤抖的肌肉和咬牙切齿的表情, 通过这一特写观众可以明白尼曼已经极度痛苦, 同时对弗莱彻的残暴和严厉有着更为透彻的理解。

当尼曼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与女友分手, 回家郁闷地疯狂打鼓时,在恼怒之下他用拳头砸破了鼓面,手也因此而鲜血淋漓。此时镜头特写了尼曼流血并插进冰块之中的手,红得发黑的鲜血迅速在白色的冰块之中渗透开来,给予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此前电影还曾多次给过尼曼流血的手特写,如第一次回家发奋苦练后,虎口流血, 他贴上创可贴继续练习,在鲜血染红创可贴后, 他撕下旧创可贴,贴上两片创可贴继续练。在整部影片之中,实际上沙泽勒无意表现爵士乐有多么美好,而更像是在借助爵士乐批判一种美国式的、对 “个人奋斗” 模式的极端崇拜。正如尼曼在家庭聚会时所言: “我宁愿吸毒酗酒,34岁家破人亡,成为人们餐桌上的话题,也不愿意腰缠万贯满面红光地活到90岁,却没有人记得我。” 从这句 “政治不正确” 的话延伸开来不难发现,沙泽勒要表现的是一个19岁青年的歇斯底里和肆无忌惮。而尼曼血流不止的手就是这种任性的最好写照。

此外,有时候镜头对准的是被敲打着的鼓和抖动的鼓棒。如当尼曼在第一次作为首席鼓手演出时遭遇车祸,然而却满身鲜血地从车底下爬出来带着鼓棒跑去演出中心参加演出时,包括弗莱彻在内的乐团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然而尼曼却示意自己没问题,演出照常进行。此时颤抖的手和掉在地上却怎么也捡不起来的鼓棒成为镜头的主角,导演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明尼曼的伤势不轻, 并会最终影响到他的演出质量,他的倔强与钻牛角尖注定他会再一次受到打击。尼曼的台词并不多,但是观众却在一个个对于尼曼的脸部、手部以及鼓和鼓棒的特写镜头之中感受到尼曼逐渐升级的痛苦,正是特写塑造了一心要成为伟大鼓手的、少不经事的、对梦想偏执无比的安德鲁·尼曼这一角色。

二、用光手法

用光是导演必须重视的视听语言之一,在画面中有光才会有阴影,光的来源和大小决定了阴影的位置与面积,光和影的组合则决定了观众对被拍摄物的整体感觉和印象。选择合适的光线是任何摄影师以及导演都不容忽视的一步,同时也是观众解读导演暗示的一个重要途径。

尽管一部分观众认为 《爆裂鼓手》 的主题是励志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影片的整个故事基调是极为黑暗的。导演对于献身于爵士乐的艺术家们的刻画和理解,是充满魔性的、癫狂的以及随心所欲的,也就是常说的 “不疯魔不成活” 之感。正是弗莱彻斯巴达式的教导,才促使原本有天赋又肯努力的尼曼破茧成蝶。两人在最后的任性中将演奏推向高潮,尼曼不顾弗莱彻指挥的独奏既充满音乐的美感,同时更有一种内心情感释放的快感,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弗莱彻和尼曼的关系才不再只是师徒,而成为彼此平等、挑战与被挑战、超越与被超越的关系,尼曼所获得的这个结果是付出了血淋淋的代价的。

沙泽勒的意图非常明显,他对于弗莱彻的教学方式是持否定态度的。真正的天才实际上并非都需要斯巴达式教育才能展露才华,在弗莱彻毫无人道主义的打磨下,最终 “成功” 了的尼曼也只是一个被过度挖掘了的、具有一定才华的普通人而已。并且这样的挖掘并非尼曼的自我实现, 而是依靠弗莱彻的外在施压。一来尽管人类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是弗莱彻这种以燃烧学生的生命为代价的激发潜能的方式确实太过极端; 二来弗莱彻的施压在成就一个尼曼的同时,也注定毁掉了不少所谓的 “庸才”,如电影中改行学医的泰纳、自杀身亡的肖恩 · 凯西以及昙花一现的莱恩·康纳利等。

这种对于弗莱彻的否定体现在了用光上。当弗莱彻第一次出场时,沙泽勒使用了俯拍并给了顶光,也就是俗称的 “骷髅光”,这是一种很少用到的拍摄人物的方法,当万不得已的时候( 如正午阳光的直射) 导演往往会用逆光进行弥补,然而沙泽勒在此却是有意为之。光线从弗莱彻的头顶直接照射下来,弗莱彻脸部的眼睛、鼻子以及颧骨下面全都出现了浓重的阴影( 当时是内景, 在常理来说一般是不会出现这样的光照效果的) , 同时因为弗莱彻是光头,这种恐怖和压抑的感觉就更加明显。因为从第一次出场,弗莱彻的强大气场就给予了尼曼巨大的吸引力和压力,同时导演也希望观众能够明白,这个人物将成为后来尼曼痛苦的渊薮。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到了最后一幕,弗莱彻被尼曼的勇气和坚韧所折服,给了尼曼一个会心的微笑并指挥乐队对其配合时,沙泽勒还是使用了顶光,这与他一直强调的这个故事的结局实际上是一个悲剧是相吻合的,尼曼的职业生涯或许会因为这次演出而大放异彩,但是他的灵魂已经有了缺失。又如在高潮部分即将到来之时,弗莱彻对尼曼压低声音说 “我知道那是你”的时候,沙泽勒依然采用的是俯拍的手法, 而对于弗莱彻的脸则彻底不给光。因为尼曼的告发而使得弗莱彻被迫辞职,弗莱彻假装不知道而另组乐队,并怂恿尼曼到他的乐队来,让尼曼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演出并面对能直接决定尼曼职业前途的观众,同时故意在尼曼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宣布演出另一首曲子。一切都是为了让尼曼措手不及,从此前途尽毁。弗莱彻的报复称得上深谋远虑,并且在尼曼已经方寸大乱的时候幸灾乐祸地告诉他自己就是有意报复,可谓是居心叵测。 这种不给光的手法让弗莱彻彻底地淹没在黑暗之中,既显示出弗莱彻的精神偏执,也衬托出了尼曼内心的绝望。这种种的用光手法都是为了给观众营造出负面感受。

三、配乐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同时它又能决定电影的气韵、情绪、氛围等,准确而细腻地激起观众的特定感受。《爆裂鼓手》 是以音乐为主题的,配乐自然也是影片的重中之重。本片的一大特点是重新阐释了爵士乐,几乎全部的配乐都选自爵士乐。片名 “爆裂鼓手” ( Whiplash) 就是尼曼等人练习的曲目之一。 “Whiplash”的本意为鞭打,或抽动陀螺,或驱赶马匹,都有使对方更 “快”、更好的作用,这恰恰就是剧中弗莱彻对尼曼所做的( 砸椅子,打耳光,骂脏话,魔鬼训练等) 。但弗莱彻也对尼曼讲述过,爵士乐正在死去。这并不是指这种音乐形式即将消失,而是爵士乐的灵魂在于从苦痛中获取力量,在欢乐中感受忧愁,这种灵魂在当代社会中几乎难觅立足之地。这也是尼曼的父亲与女友无法理解他的一个原因。另外,爵士乐优雅、随性和率真的一面被影片刻意地隐去了,影片为了突出某种 “病态” 感而重点展现的是爵士乐 “爆裂” 的、让人揪心的一面。以最后一首曲子,也就是尼曼大放异彩的Caravan为例,这是爵士乐中的传统标准曲,单纯从谱面而言,在技术上的难度不大,但是爵士乐的特点就是可以即兴表演,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和喜好对同一首曲子做不同的发挥,这也就给予了尼曼一鸣惊人的余地。同时,Caravan中具有古巴黑人音乐的节奏和摇摆转换,也就是在一个跳跃节奏和流水感节奏之间的切换,又使得尼曼的独奏有一个休息的间隙( 也让观众的情绪有一个张弛的机会) 。实际上尼曼是在蓄势待发,当包括弗莱彻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尼曼个人表演到此为止的时候,他能够再次转换节奏并呼唤乐团的加入达到电影的最高潮。关于电影中是否应该出现配乐,业界一直存在争议,否定音乐的人认为电影应该挖掘出属于自己的魅力, 《爆裂鼓手》 实际上并不存在原声带,但是每一段伴随剧情出现的音乐又恰到好处, 有利于电影的人物塑造与主题表达。这里也必须指出的是,电影的节奏跟它充满戏剧性的音乐贴合得非常好,就剪辑而言,整部电影已经和音乐融为一体,如尼曼在退学之后扔掉自己珍藏的爵士乐碟片和海报时,影片使用了爵士乐中舒缓的、 带有伤感意味的钢琴( 而没有架子鼓) ; 而当影片的节奏开始紧张时,如在表现尼曼的心中仍然怀揣着打鼓的梦想时,画面上尼曼走在街头看见了用桶当成鼓的乞丐,随即急促的鼓声起伏加速, 成为唯一的画外音,这也暗示了尼曼为何会忍不住去看弗莱彻的演出从而坠入弗莱彻的陷阱。这些配乐使得画面本身有着爵士味道的韵律,令观众赏心悦目。

《爆裂鼓手》一片不仅在特写、用光等影像语言上颇具匠心,也为观众充分展示了节奏复杂、 变幻无穷的爵士乐,并且影像的剪辑也与音乐达成了一种同步起伏的共鸣。达米安·沙泽勒也正是凭借该片崭露头角,在好莱坞展示了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

https://www.art165.cn/191956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其观点不代表安艺考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nyikao@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