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艺考资讯
  3. 编导艺考

编导文艺常识:40个视听语言知识点(二)

编导文艺常识:40个视听语言知识点(二)

本篇文章继续给大家分享视听语言的知识点。

  11.构图的原则
  美学原则:
  (1)主体不要居中;
  (2)水平线不要上下居中,避免一分为二的分割画面;
  (3)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的平分画面;
  (4)主体不要过分孤单;
  (5)主体、陪体应该主、陪分明,不应喧宾夺主;
  (6)人或物的断续线不应一字排开,应该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7)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均等,应有疏有密;
  (8)水平线及景物连天线不应歪斜不稳;
  (9)人不要完全正面出现,应与镜头形成一定的角度。
  
  主题服务原则:
  (1)为了表现好主题,努力设计最适合、最舒服、最具有视觉美感的构图。如对比、均衡、对称、集中等。;
  (2)为了表现好主题,有时要有意去破坏画面构图的美感,即所谓的“不规则构图”;
  (3)如果某个构图优美的画面,它与整个影片的风格、主题不符,甚至妨碍了影片主题思想的表达,必须忍痛割爱。
  变化原则:
  (1)对于由千万个单个画格组成的整部影片的构图而言,所要遵循的原则是变化原则;
  (2)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等都属于构图形式的变化。
  12.机位
  也叫“镜位”,决定拍摄景别和角度;景别和角度是构成影像的基础。
  机位的选择与设置:
  建立镜头、主镜头、切入镜头、双人镜头、反拍镜头、过肩镜头、反应镜头。
  13.景别
  指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完整序列: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景别的划分标准:
  (1)被摄主体在画面所占的面积大小;
  (2)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
  远景:广阔的场面
  全景:人物的全身
  中景:膝盖以上部分
  近景:胸部以上部分
  特写:颈脖以上部位或被摄物体的细部
  景别的功能:
  (1)大远景
  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待背景,展示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
  (2)远景
  以景物为主要拍摄对象,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强调空间的具体感和主体在其中的位置感。
  (3)全景
  展现环境全貌、人物全体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可大可小,具有叙事、描写功能,侧重交待、说明。
  (4)中景
  既能交待环境,又能专注于主体的细部,如人物的形体和表情,人与人的交流关系等。
  (5)近景和中近景
  指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主要用于面部表情的刻画,揭示人物性格,强调和暗示细节不同寻常的意义。
  (6)特写与大特写
  主要用于拍摄重要的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表现主体的细微表情;视觉上具有强制性,风格较为极端,和远景、大远景并称为“两极镜头”表达特定的、特殊的观点。
  14.角度
  指摄影机与被拍摄对象的水平夹角与垂直夹角的综合。
  拍摄角度的作用:
  (1)叙事的作用。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角度,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更完美地刻画人物、叙述情节,能不能把场面表现好。随着叙事的展开,选择最佳的角度,并且不断调整角度,对于完成叙事至关重要。
  (2)特定的拍摄角度,用以抒发某种情感、表达特定的视角与内涵。
  (3)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导演,往往倾向于选择某一类型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可以表达不同的叙事态度和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
  15.焦距
  即焦点距离,指光学透镜的中央点至焦点之间的距离。
  (1)变焦:焦点和焦距的相应调整;
  (2)对焦:调整焦点,使被摄物位于焦距内,成像清晰;
  (3)失焦:被摄物偏离出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4)选焦:选择景深中某个层面清晰对焦,其他层面成像模糊(失焦);
  (5)跟焦:改变焦点,使移动的人物位于焦距之内;
  (6)拉焦:焦点由一处重点移到另一处,速度相当突然。
  16.定焦镜头划分
  焦距的长短决定镜头视野和景深范围,景物的透视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1)中焦镜头(又称标准镜头)
  焦距接近或等于画面画幅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通常指35-50mm的镜头拍摄的画面。
  (2)长焦镜头(俗称“望远镜头”)
  焦距长于50mm的镜头,通常为50-250mm。视野较窄景深较小,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或让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3)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
  焦距小于35mm的镜头。视野开阔。景深较大,适合呈现大范围的视域和主观化、戏剧化的影像风格。
  17.变焦镜头(伸缩镜头)
  前伸/伸进:由短焦距调整为长焦距。
  后缩/缩出:由长焦距调整为短焦距。
  18.变焦摄影
  (1)焦距推向或离开一个静态对象(摄影机和被摄对象位置不变,景别、景深改变);
  (2)拍摄运动中的对象(摄影机位置不变,被摄对象处于运动中,调整角度和焦距避免失焦);
  (3)摄影机移动的同时变焦(机位、焦距不断相应调整,难度较大)。
  19.景深
  距离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大景深镜头(全景焦点镜头),又称“深焦距、全景深”。
  例:《公民凯恩》,景深大小取决因素:光圈、焦距、物距。
  (1)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越大,景深越短;
  (2)短焦距镜头景深长于长焦距镜头;
  (3)物距越短,景深越浅;物距越长,景深越长。
  20.景深空间
  指通过一定焦距的镜头拍摄到的、具有一定景深的画面空间,主要分为浅景空间和深度空间。
  浅景空间:浅景深、焦距较长,表意单一,景物清晰的范围控制在有限距离内,只对被摄的几件物体对焦,吸引注意。
  深度空间:深景深、焦距较短,表意含混,前后景之间较大范围都在焦距内,诸多物体被对焦,讯息同时包含在各层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624823112),谢谢。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

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其观点不代表艺考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nyikao@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