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艺考资讯
  3. 编导艺考

影视编导艺考之中国戏曲常识

影视编导艺考之中国戏曲常识

影视编导专业比较注重文化知识,所以需要的文化知识比较广泛,比如中外电影史、中外著名导演、演员、作家等。今天小编就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戏曲文艺常识,帮助大家在艺考的时候遇到中国戏曲时不至于大脑空白,你多学一点,就是比别人强一点!

一、京剧、地方戏曲的兴盛和发展

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进京献艺,徽调进入京城,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进京,徽、汉皮黄京城合流,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形成后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个繁盛期。

“同光十三绝”是指光绪年间的画师沈容圃所画的十三位京昆艺人,他们是:老生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张胜奎;小生徐小香;武生谭鑫培;旦行梅巧玲、余紫云、时小福、朱莲芬;老旦郝兰田;丑行刘赶三、杨鸣玉。

京剧的第二个繁盛期在20世纪初,具体表现在

1、优秀的演员层出不穷;

2、产生了许多流派:旦行的梅(兰芳)派、荀(慧生)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

京剧三大贤: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前四大须生”(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和马连良;“后四大须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和奚啸伯。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二、戏曲常识

1、戏曲基本功为“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做、念、打;五法指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法(技法)、步(台步)。

2、脸谱: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关羽;黑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张飞、李逵;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如曹操;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窦尔墩、马武;紫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徐延昭;金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如来佛、二郎神;黄脸:一般表现性格猛烈,如廉颇。

3、戏曲行当: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老生指老年男子,带胡子,又名须生,如诸葛亮、蔺相如。小生扮青少年男子,不挂胡须,多用尖音假嗓唱,如周瑜、张生。武生扮演武艺高强的青壮年。其中长靠武生用长兵器、穿厚底靴,扎大靠(盔甲),表现马战,如赵云;短打武生用短兵器,穿薄底靴,表现步战,如武松。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正旦(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重唱功,如秦香莲、孙尚香。花旦演天真活泼的女青年,重做工和念白,如小青。彩旦演滑稽、奸刁的女性,如媒婆。刀马旦演擅舞的女将,重唱、做、舞,不大开打,如穆桂英。武旦演勇猛的妇女,重武打,如孙二娘。老旦扮老太婆,用本嗓唱,如佘太君。

净行,又叫花脸,扮演性格、品质、相貌特异的男性,一般要画脸谱,用宽音或假音唱。如李逵、张飞、包公。下又分大花脸(铜锤花脸)、二花脸(副净)、武花脸、武二花等。

末行,主要演中年男子,后也指老生行的次要角色,如家人、仆人。

丑行,指语言幽默、行动滑稽的角色,以搞笑为特长。常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多为地保一类人物,也可演正面角色,如七品芝麻官。下面还可分文丑、武丑、丑旦等。戏中扮演士兵、夫役等随从人员,一般不需唱做念打,普通职员可以随时顶替演出,叫“跑龙套”,这种角色叫龙套。

4、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融文学、音乐、说唱、杂技、舞蹈、绘画、服装等于一体;

程式性:语言、歌唱、动作、剧本、脚色、服装、化妆等都有特定的格式规范;

虚拟性:示意性的舞台提示、虚拟化的戏剧行为、超脱性的时空观念。

以上就小编准备的戏曲文艺常识了,虽然影视编导专业在艺考中遇到的问题经常是电影方面的。但是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文艺常识,也是为我们的艺考提供一个保障。

https://www.art165.cn/12930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其观点不代表安艺考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nyikao@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