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艺考资讯
  3. 编导艺考

编导视听语言:影视片(剧)中的空间

编导视听语言:影视片(剧)中的空间

本篇我们介绍的视听语言知识是影视片(剧)中的空间。

一、环境空间是情节构成的重要部分

如美国影片《生死时速》,主要发生在公共汽车上;《卡桑德拉大桥》主要发生在一列火车上;罗马尼亚影片《爆炸》,惊心动魄的场景,都发生在艘满载硝酸铵的货船上。

环境空间的形态构筑,推动了情节的变化,进而改变了人物的命运。

如影片《沙漠苦战记》、《泰坦尼克号》、《第41个》、《安德烈·鲁勃廖夫》等。电视剧《勇者无敌》,还突出了空间设计中同一空间的经济使用。

如“野人谷”起义的旅部、“铜福饭店”、国民党军部、我纵队政治部等,31集电视剧主要的戏剧冲突,大都在此空间反复进行。

二、双空间叙述

将两个划时代的空间,乃至化生死的空间融入到一个作品中去叙述如美国片《时光倒流七十年》、《回到未来》、《约翰先生回来了);日本片黑泽明《梦》中的“死魂的拜访”;法国片《两个世界》;中国片《秦俑》等

三、多时空构建

将不同年代、不同时代的人和事,集中在一部影片或电视剧中表现如苏联影片《这里黎明静悄悄》,主体是黑白片,表现苏联女兵保家卫国的英勇斗争和女兵的生活,“高调”摄影处理5个女兵的5个爱情空间战后是收获的季节,七彩艳丽表达和平幸福的生活日本影片《追捕》和《人证》,同样用了四种色彩,彩色表现现实,黑白表现回忆,橘红、单色表现剧中人的讲述空间,高调摄影表现特定空间中的人物行动。影片取得了喜人、令观众惊叹的效果。

四、心理空间

电影的心理空间是指由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面产生的形象空间,以及由画面所呈现的景观形象(包括自然的和非自然的)引发观众的情绪、情感活动形成的空间形象。所谓”心理”,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题维过程,也就是人的感觉知觉、情绪等。电影最主要表现的是以人物为主体的艺术,不同的人物及不同的人物关系对客观现实都有其不同乃至相反的反映过程和思维内容。而这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反映过程和思维内容,恰恰在电影艺术当中,运用特殊的空间造型,可设计出丰富的空间内容和形象的呈现,这也是现代电影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其中,费里尼的《8%》,伯格曼的《野草莓》,阿仑·雷乃导演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电影心理空间的集大成者。

五、色彩空间

色彩空间,主要用色彩表现:

1.一种色彩有自身的特定含义。

2.整部影片风格的色彩基调,如怀旧用的茶色。

3.精心编制色彩序列:红(躁动)、黄(对生命的侵害)、绿(是生命的象征)、白(是迷惘)、黑(是死亡),这在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影片《菊豆》也是。

4.色彩还原真实、准确,透彻的物质现实的复原。

5.色彩表现导演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如黑泽明的影片《大海证》,捷克影片《雷蒙纳多·乔》,表现奇幻思维,是对美国西部片的嘲弄。

六、情绪空间

万年斩不断的东西,是人类的爱情。人类最纯真的东西、最宝贵、最值得回味和想念的也是爱情。所以爱情成了艺术水恒的主题。影片《青山翠谷》中,格拉菲特牧师对摩根大女儿思哈特的无私的爱情,我们感到空间很大,犹如翠谷青山。影片《花样年华》中,周慕云(梁朝伟饰)和苏丽贞(张曼玉饰)没结果的恋爱,却只能在狭小的过道、拐角小巷、石阶、街边食摊上被切碎、分割。这些都是情绪空间的典型再现。

七、风格化的空间

这种空间,是导演为达成自己的艺术追求而运用的。

最先,表现主义的电影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它是20世纪初的文艺思潮运动。表现主义艺术重个性、重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表现主义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于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如电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英国影片《迷墙》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以后,德国导演法斯宾德拍的《水手奎莱尔》,全片的空间,如旅馆、码头酒吧、轮船等,都是在摄影棚里搭建的,全片笼罩着棕黄的色调,暗喻着当男妓的奎莱尔是“瘟疫”,以及同性恋者的不幸。

费里尼在影片《扬帆》中,全部戏都集中在搭建的一条轮船的甲板上他的《罗马风情画》中,妓院、教皇盛会,其空间都是风格化的,颇有问离效果。

我们详细地讲了这么多影视时空,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未来的导演们订开影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其观点不代表艺考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nyikao@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