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艺考资讯
  3. 播音艺考

人物传记朗诵稿以及朗诵技巧

人物传记朗诵稿以及朗诵技巧

人物传记是朗诵中的一种形式,不管是什么朗诵都要有朗诵技巧,掌握了朗诵技巧就能增强表达效果,下面就来讲一下:人物传记朗诵稿以及朗诵技巧。

一、人物传记朗诵稿

对我来说,走近沈从文已经是近年之事了。是他过于幽深么?不是,恰恰相反,他的作品清澈、自然、朴素、灵动。那是什么?仔细梳理一下,才发现有两个原因。一个与个人喜好的创作方法有关。我长期浸润在现实主义作品中,习惯于阅读直面社会、历史、人生的作品,不管多么残酷都能接受。这么一来,就与浪漫主义作品有了距离。在我看来,沈从文的作品中虽有现实主义的成分,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因而,多年前,在读过他的一些作品,包括他的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后,我就把他的作品“束之高阁”了。我有一套十二卷本的《沈从文文集》,却并未通读过,只读过其中几卷。另一个与沈从文建国之后封笔,不再写小说有关。准确地说,他的创作时钟停摆在共和国诞生之际,这很难让共和国时代的读者记起他。据说,他在建国后之所以封笔,与大名鼎鼎的郭沫若相关。1948年3月,郭沫若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斥反动文艺》,直接把沈从文定性为桃红色的“反动作家”。一年后,郭沫若成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文坛领袖,这个定性就让沈从文无路可走了。他悲观、绝望,两次自杀均又活了过来,上帝怜悯一个正直的人,拒绝接受他。

谁也没想到,把他关在新中国的文坛之外,却又成全了他。为谋生计,他到故宫做事,竟完成了一部《中国服饰史》来,成为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意味深长的是,此书的序言作者为郭沫若,大约他是在表达某种歉意吧?只有天知道。

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应试者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调变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朗诵时的语调:

1.高升调

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读时,注意前低后高、语气上扬。

2.降抑调

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朗读时,注意调子逐渐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

3.平直调

平直调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读时始终平直舒缓,没有显著的高低变化。

以上就是人物传记朗诵稿以及朗诵技巧的内容,如果还想看更多内容可以到安艺考网站查看!

https://www.art165.cn/03130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其观点不代表安艺考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nyikao@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