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艺考资讯
  3. 编导艺考

编导艺考《建国大业》影视艺术影片分析

编导艺考《建国大业》影视艺术影片分析

影视艺术影片分析

中国广电总局推出的国庆60周年献礼巨作《建国大业》(2009),是近年来红色影片的经典之作。《建国大业》用宏大叙事的手法,讲述从1946年抗战结束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建国大业》这一红色影视资源的扛鼎之作,不仅题材重大,而且采用了百余位华语影星零片酬出演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业的实力和影视从业者的爱国热情,所以《建国大业》 甫一上映,便受到影视界和公众的强烈关注。

《建国大业》剧照

独特的叙事视角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如何看待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以及采用怎样的叙事视角来看待中共,这无疑是影片的一个难题。《建国大业》采用的是以第三方即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态度作为影片的叙事视角来看待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纠葛。这种叙事视角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是对以往主旋律电影的巨大突破。传统叙事视角的单一,导致了主旋律电影的叙事风格千篇一律,毫无变化。而这种单一的表达,一方面使电影无法具有更大的说服力,一方面也使影片的说教意味变得异常浓厚,从而破坏了艺术感染力。

《建国大业》当中有数量众多的民主人士出场, 如李济深、张澜等人。他们介于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可以说是政坛上的第三方。用第三方的视角来看待革命的进程和社会的变迁, 这是一个值得观众信服的方式。另外,还有一些国民党当中的进步人士也成为第三方视角的主体, 如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等。他们逐渐排除对中共的误解, 经历了重重困难, 最后真正加入到我们的阵营当中。这种叙事方式避免了传统主动旋律电影的误区再次出现,同时也使影片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社会影响力。

从第三方的角度来看待国共关系, 是影片的一大妙笔。单纯而强烈的说教性表现手法, 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影视创作。也许对于承载着国家重任的“60后”“70后”来说, 传统的方式尚能接受,然而对于“80后”“90后”来说, 怎样找到一种合理而又有效的方式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感觉到信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国大业》却做到了这一点,第三方客观而又冷静的态度, 让观众们完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中共的诚意与善意, 也使影片的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温情的叙事风格

《建国大业》 整体的叙事风格充满着温情和人性的表达,这是对以往主旋律电影的一个极大突破和颠覆。存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主旋律影片,往往具备说教意味浓厚,戏剧冲突较强的特点,尤其是其中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是完全敌对的,不可调和的。人物形象也形成鲜明的对立,那就是共产党人完美的高大全形象和国民党人的可耻堕落的形象相对立。而在 《建国大业》当中, 即使是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仍然是以温情作为调节的主要手段。影片中,当蒋介石得知大势已去, 解放军即将渡江之时, 他坐在台阶上与儿子蒋经国之间的促膝而谈,既有作 为一位政治人物对无法操控的局面感到无能为力的落寞感, 也有作为一位父亲对于儿子有所作为而倍感欣慰的快乐和从容。影片浓厚的温情表达舒缓而富有节奏地流淌其中。

温情的画面不断上演,为主席做饭的郭师傅惦记着主席的早餐,遇敌机轰炸殉难;国母宋庆龄清晨起床, 看到将士们熟睡的脸庞面露疼爱和慈祥;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为父亲洗脚……这些画面和细节无不让影片充满着温情的表达, 虽然开头部分略显阴暗,但并不影响影片整体的艺术效果。影片温情的叙事风格取得了较好的观赏效果,本是国家与民族抉择的重大时刻,却由一种不经意之间流动过去的镜像表现出来。正是这种不经意让影片整体的厚重感与细节之处的温馨达到了巧妙的结合,使人们在观影过程中既能受到教育,也能由衷地感动。

《建国大业》剧照

丰富的人物内心表达

以往的主旋律影片中,共产党人通常是高大完美的形象,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高贵品格。这种人物类型的出现,显而易见地是为了提升共产党人在观众内心中的威信,但是人物的过于完美又恰恰使其丧失了真实度和说服力。如何塑造共产党人也成了主旋律影片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如果人物形象不够高大,这似乎不符合对共产党人的要求; 如果人物形象过于完美,又会影响其真实性。这个难题在《建国大业》中得到了解决, 影片采用的方式是通过一些细节描述使人物变得丰富而真实。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共产党人的热情洋溢和不拘小节,和国民党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正是这种方式使人物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和国民党人鲜亮的服装及装备相比,共产党人无疑是真实质朴的。共产党人朴素的军装、真挚的脸庞产生难以抗拒的亲和力。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屡屡再现,就是主席常常用自己的鞋底来熄灭将要燃尽的烟头,这个生活习惯和细节的捕捉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主席是一位贴近我们生活的活生生的人。丰满的人物形象并不是依靠过多激扬的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越是生活中简单的神态和动作,越是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人物的本质特点。影片采用的人物内心表达方式新颖而又富有感染力,让该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更胜一筹。

光线

《建国大业》的光线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光的描绘功能与表意功能的统一。影片所讲述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共同斗争中紧密合作,建立起政治协商制度,从而成立新中国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片中所表现的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等三方政治势力围绕着各自的建国谋略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摄影师为各自出场的光线构思与设计截然不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以外景高反差直射阳光为主,所有涉及到的内景,都使用朝阳从窗户射入所产生的强烈光柱,配合淡淡的烟雾,给人一种朝气、一种希望、一种生机、一种光明的象征。

比如,重庆谈判前期,民盟主席张澜等来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劝说我党做出军队和地盘上的让步。镜头透过前景窗框的剪影横移拍摄室内的会谈,人物在泄进室内强烈光柱的笼罩下,呈现漂亮的逆光或侧逆光状态,光比很大。伴随着弥漫屋内的烟雾,影像的明暗边界因产生了光感渗透而逐步柔化,预示随着会谈的深化消解了彼此对峙的心理,产生了融洽的氛围;周恩来在重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重申我党的谈判立场、延安窑洞和西柏坡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地的内景、最后的政协大会会场等都清一色地使用类似的光线处理,无一例外。

在外景的光线设计上,主要用低反差的顺光照明,以呈现出明豁的影调和色彩关系。比如,毛泽东、周恩来和两个小姑娘在一片紫金花盛开的坡地里嬉戏,在明媚的阳光下,用超长焦镜头拍摄赋予画面很强的浪漫气息和诗意;西柏坡中央书记处会议多次在院子里开,五个人沐浴在温暖的冬日阳光里运筹帷幄,就连1947年中央机关撤离延安的段落,尽管饱受艰难困苦的煎熬,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行军画面依然阳光灿烂,艰难中孕育着希望。

《建国大业》剧照

色彩与影调

整体色彩、色调的设计影响观众情绪和情感,以实现叙事、表意、气氛渲染、意境创造、人物塑造的。基于《建》片内容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大、地域位置分布广、人物事件众多、场景分散等原因,影片没有形成整体上相对统一的色彩基调。因此,段落和场景的色彩与色调的统一和变化构成了该片的色彩总谱,组成整体视觉表意体系。

首先,利用精心选择的光源环境以及该光源特殊的色温所形成的色彩气氛和色彩基调产生隐喻和象征。比如毛泽东、蒋介石出场时,先后使用明媚的直射阳光和阴郁的散射光所形成的色彩气氛和颜色基调表达二者不同的历史命运、不同的未来。其中重庆谈判期间,戴季陶向蒋介石建议不要让席位给共产党、中山陵祭奠孙中山、最后放弃轰炸北平后蒋介石孤独的背影等三个段落都是在阴雨天气的蓝灰基调笼罩下表现的,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生活工作的场景都充满着光感和明媚的色彩基调。

其次,用黑白和单色画面表现战争场面和最后的开国大典,以体现一种真实的纪录片风格。战争只作为了过场戏出现的,繁简得当、节奏明快,用气势宏大的场面镜头跳跃剪辑外加单色调的画面展现,与剧中唇枪舌战的文戏形成对比,视觉形象鲜明、真实效果突出。

然后,绚烂的色彩对华彩段落的情绪渲染。片中淮海战役胜利之后的军民狂欢是全片的重场戏。由支前队伍的黑白画面渐变为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载歌载舞与室内五位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男人的畅饮、高歌交叉剪辑的彩色画面,在两个女孩奇异的目光下,毛泽东面含笑意进入了美妙的梦境,伴随着男声沙哑、低沉、悠远的吟唱声中,几位伟人融入了联欢的队伍,忘情地舞动着身姿,这一段落将现实与心理叙事相结合。舞动的红绸处理的格外鲜艳悦目,产生似中国传统年画般明豁艳丽的色彩,绚烂而华丽,一种超现实的气息扑面而来,把一个徜徉在甜美梦乡男人的美妙梦境抒发的淋漓酣畅。西苑阅兵和政协大会两场戏也采用了重彩渲染,利用较强的直射光强化表现欢迎人群、红旗、会场会旗、横幅的固有色彩,把气氛推向高潮。

镜头运动

电影中的运动包括被摄物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器和被摄物的复合运动及时空的运动,其中摄影机运动和表意是《建》片视觉风格的重要体现。综合运动构成的段落镜头创造出 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影像风格。比如中共中央向西柏坡转移,镜头起幅于行军队伍的全景,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用伸缩摇镜头越过旁边山头上谈话中的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中景,然后缓摇下降、落幅于行军部队的背景,随着镜头的运动,画面呈现出角度、景别、节奏的丰富变化,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再比如,蒙蒙细雨中蒋介石一行中山陵谋划开国那场戏,使用一个起幅于中山陵大门右上方以松树为前景的长镜头,随着人群的左转下台阶,镜头连续产生了前推、渐降、跟移、后拉、随落的变化,直至人物出画。这一复合运动长镜头伴随着凄迷的小提琴独奏和青灰色的画面基调,表现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气息,越发显现蒋氏政权的日趋颓势。

利用运动镜头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人物内心的揭示并不一定仅仅通过表演元素来完成,有时候可以将人物内心转换成一种特有的情绪节奏,再调动电影 艺术的综合手段来将这种节奏视觉化。本片中有一场杜月笙与蒋经国的对手戏,杜向蒋施压要求其首先查处势力强大的孔家,方能扼制国难当头局势下金融市场衰败的局面。画面起幅于蒋经国的主观仰拍,杜正面中景向纵深缓缓逼近,镜头缓跟移后拉,前景带着杜反打小蒋的缓推镜头,再切回杜的正面继续缓拉至将小蒋的左半身前景带入,然后是蒋的反应镜头,整个过程都在一个节奏的运动中完成。这种渐渐逼近的运动隐喻着杜在心理上给小蒋施压,小蒋处于被动退守,连续的运动画面细腻地诠释了二人此时的心理对峙状态;借助于摄影机的运动与人物内心微妙变化的节奏相吻合,完成对人物心理的窥见。

音乐的巧妙运用

电影《建国大业》通过大量的音乐来代替话语的使用让观众耳目一新,这种创新的音乐手段,让观众对于历史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让观众对于伟人的形象多了一份善意的理解,这就是影片背景音乐最成功的地方。

电影中,在重庆谈判后,国民党总统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正式向共产党发起了全面的攻势,中国内战局面开始爆发,一时间局面混乱不堪。然而胸有成竹的共产党并没有被反动的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吓倒。画面切换到遍地开满小花的山坡上,毛主席教导女儿认字,周总理招呼主席开会,于是两个孩子嚷嚷着要背。一边开心地逗着孩子一边谈论战事的两位伟人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这样一幅画面下的背景音乐用的是吉他演奏,古典吉他透露出来的战争浪漫情怀,让人感受到风雨前的宁静。这不但是与当时混乱的国民党战局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也是对共产党对和平的渴望的一种侧面描述,同时还向观众表达出了伟人们平常生活一面的真实性。

《建国大业》剧照

中共五大常委喝酒庆祝北平的和平解放,蒋介石告别中山陵,蒋介石远遁台湾,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场面尤其需要转场用的背景音乐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就是点睛之笔。大家带着醉意高声齐唱《国际歌》,之后出现了单把吉他和男声低沉的民谣哼唱,紧接着弦乐出现,镜头转换到蒋介石坐在落雨的台阶上,让人身如其境地感受到蒋氏父子对于国家兴亡的凄美抉择与感受,对于党国兴亡的哀叹,对于前途命运的无奈和被迫。随后蒋介石道出在台湾的安排,透露出远遁台湾的思想,于是小提琴音乐飘出,让我们开始怜悯这个孤独的、大势已去的、被人民所抛弃的老人心中那凄美的感觉。

从《建国大业》的影视艺术和影片整体分析来看,这部电影真的是一部用心良苦的电影。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

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其观点不代表艺考网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nyikao@fox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QR code